新闻动态

NEWS

详细内容

一块瓷砖的碳足迹:从原材料开采到你家门口的环保思考

当我们赤脚踩在光洁的瓷砖地面上时,很少有人会联想到它背后漫长的生产链条,以及这条链条上不断累积的碳足迹。一块看似普通的瓷砖,从原材料开采到最终铺进家门,每一步都在与地球环境产生着深刻的互动。

瓷砖的生命起点往往是露天矿山。挖掘机轰鸣着挖开地表,开采黏土、长石、石英等原料,这个过程不仅破坏植被与土壤结构,重型机械燃烧的柴油还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。湖北某瓷砖产区的矿场数据显示,每开采 1 吨原料平均排放 0.12 吨二氧化碳,而一座中型矿山每年的开采量可达数十万吨。原料运至工厂后,破碎、研磨环节同样耗能巨大 —— 球磨机运转 8 小时才能将石块磨成细度合格的粉浆,其电机功率动辄数百千瓦,背后是火力发电站持续的碳排放。

c3fc7cf73b40ee48c5379076a85e0443_202209200639140.jpg

烧制环节是瓷砖碳足迹的 “重灾区”。窑炉需维持 1200℃以上的高温,传统煤窑每平方米瓷砖烧制耗煤约 3 公斤,对应碳排放 7.8 公斤。即便改用天然气,单位能耗虽降低 15%,但仍无法完全消除碳排放。更易被忽视的是釉料与添加剂的生产:为追求光亮质感,釉料中常含碳酸锶等成分,其提炼过程需高温煅烧,每吨釉料碳排放可达 5 吨以上。广东某陶瓷企业的测算显示,一块 800×800 毫米的瓷砖,仅生产环节就会产生约 2.3 公斤二氧化碳,相当于驾车行驶 5 公里的排放量。
瓷砖出厂后的运输与安装环节同样暗藏碳成本。从产区到销售终端,货车运输每百公里每吨瓷砖排放 0.08 吨二氧化碳,若从广东运往东北,单块瓷砖的运输碳排放就达 0.3 公斤。安装时使用的水泥砂浆,其原料水泥在生产中每公斤会释放 0.8 公斤二氧化碳,进一步推高了整体碳足迹。
值得欣慰的是,行业正在探索减碳路径。江西某企业将矿渣废料掺入原料,既减少矿山开采,又降低烧制能耗;部分品牌采用光伏供电,实现生产环节的零碳排放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选择本地生产的瓷砖、优先购买再生原料制成的产品,都是减少碳足迹的切实行动。
一块瓷砖的旅程,折射出工业文明与生态保护的博弈。当我们开始关注身边物品的碳足迹,就是在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投下信任票。这场从矿山到家居的环保革命,需要企业的技术创新,更需要每个消费者的自觉参与。


Copyright 2024-2025 广东佛山瑞铂蓝陶瓷 版权所有

分享到:

seo seo